民盟六盘水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推进煤矸石消纳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解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排查基数。全面排查梳理核实全市煤矸石堆场情况,市区两级能源部门立即组织专人排查,经排查统计,目前,全市煤矸石堆场共116处(六枝特区24处、盘州市59处,水城区24处、钟山区9处),存量约1.7亿吨。其中已办理用地手续55处,未办理用地手续(含采矿业主未提供用地红线)61处。
(二)梳理政策。一是根据《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国家禁止建设永久性“煤矸石”堆场,鼓励“煤矸石”综合利用。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批准发布〈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矿井、选煤厂、筛选厂及矿区辅助设施部分〉的通知》(建标〔2008〕233号)文规定,煤矿项目申请用地时,可按矿井建设规模不大于5年排矸量计算矸石周转场用地,用于煤矸石周转使用(非永久性堆场)。二是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202号)指出,鼓励使用复垦修复腾退指标办理用地手续。采矿项目新增用地依法依规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采矿企业将本企业依法取得的采矿用地或历史遗留废弃采矿用地复垦为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的,经核定报备后可用于本企业在本地区采矿项目落实占补平衡。三是《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六盘水党发〔2023〕12号)要求,加强煤矸石在新型建材、塌陷区治理、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领域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探索以租用荒沟用矸石填沟造地的方式利用煤矸石。
(三)强化煤矸石综合利用。为切实抓好全市煤矸石堆场专项整治及煤矸石综合利用工作,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了《六盘水煤矸石堆场专项整治及煤矸石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原则,把煤矸石综合利用作为实现煤炭工业安全、绿色和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拓展煤矸石利用渠道,实现资源“变废为宝”。进一步加大煤矸石堆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在抓问题整改的同时,在有效消纳煤矸石上多渠道下功夫。
二、关于提案的几点建议答复
(一)关于“推广煤矸石造土造地”。2020年以来,盘江股份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合作,选定响水煤矿庙田矸石山为造土造地试验场地,研究煤矸石造土造地创新技术,利用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其他固废制作人工土壤,2020年12月启动,2021年3月进场试验,截至目前完成第一阶段先导试验区约1.15亩,第二阶段计划新增放大区造地6.5亩。支持六盘水师范学院与贵州华耀研究院开展“大宗固废处置利用以及石漠化治理工作试点”,该项目试点在水城经开区落实,消化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宗固废,项目证明植物在煤矸石级配混合土上能正常生长,用于石漠化复绿治理可行。
(二)关于“开展煤矸石回收并提取有用成分”。目前,六盘水师范学院“煤矸石制取白炭黑联产聚合铝铁的工业化小型试验”以煤矸石作为硅源,生产白炭黑和水处理剂,处理1吨煤矸石可获利约100元,该项目正准备在水城经开区落地实施,并支持和鼓励煤矸石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综合利用方式。
(三)关于“探索利用于井下填充”。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火烧铺矿绿色充填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市科技局立项,项目实施后,为减轻矸石山堆存紧张的技术需求,开展绿色充填系统技术研发,着力解决煤泥浮选尾矿用于采矿区充填等关键技术问题,项目实施成功后预计可形成年充填量5万吨的浮选尾矿充填系统示范基地。
(四)关于“积极推广矸石建材应用”。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合作力度,加大对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引进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及设备设施,发展煤矸石产品。2023年4月19日,市人民政府与蓝田建邦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成立六盘水分公司做前期准备工作。贵州叁柒恒科技有限公司老鹰山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2023年5月已进场建设施工。贵州珉汇循环经济股份有限公司自筹项目“煤矸石梯级全组分综合利用及环境影响控制研究”,项目结合煤矸石等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需求及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开展煤矸石生产挡土墙砌块、路基充填材料(建设用回填材料)和人工生态土壤产品关键技术研究,控制煤矸石产品环境性能。项目预计建设一条煤矸石梯级全组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生产线,预计实现每年综合利用煤矸石及其他固体废物100万吨以上。
三、下步工作措施
进一步加大煤矸石堆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在抓问题整改的同时,在有效消纳煤矸石上多渠道下功夫。一是持续实施矸石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按照《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实施,在复垦、景观恢复、建设用地平整、农业用地平整以及防止地表塌陷的地貌保护等工程中,利用煤矸石替代土、砂、石等生产材料充填或回填地下采空空间、露天开采地表挖掘区、取土场、地下开采塌陷区以及天然坑洼区,达到土地复垦目的。二是探索以租用荒沟用煤矸石填沟造地的方式利用煤矸石,既解决煤矿的矸石堆放问题,又使荒沟变成良田好土,确保煤炭行业良性发展。三是继续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合作,在“人工造土”方面实现减量,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的成分与土壤接近,就地取材、就地利用,利用“人工造土”的技术路径覆土造地,消耗部分矸石。四是因地制宜推广矸石清洁充填开采技术应用,减少煤矸石产出。推进煤矸石填充采空区、充填塌陷区等利用进程,努力提升矿井开采环节的转化利用。五是加强煤矸石在新型建材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积极推进蓝田建邦实业有限公司煤矸石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项目落地;贵州叁柒恒科技有限公司老鹰山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2023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