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战疫情、抓发展”。一是早安排早部署。节前召开专题会并印发文件,对春节期间煤炭生产运行及节后复工复产着全面部署。二是督促煤矿坚持“疫情防控优先、安全生产底线、落实主体责任和职工集中管理”等四条原则,采取“加强矿区出入口通道管理、强化煤矿职工返矿、强化煤矿工人管理、严格煤矿班组作业管理、强化职工食宿管控、严格公共空间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力做好生产生活保障”等八项措施,织密疫情防控网。三是主动作为确保物资充足。共计协调口罩4.52万个、口罩垫子7.52万个发放至企业,确保按照省、市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复工复产目标任务。
(二)持续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全力推产能释放。制定2020年产能释放计划,挂图作战,分类指导煤矿加快大矿和技改建设及复工复产。累计释放产能495万吨/年。二是合力抓“两化”改造。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分解责任、重点突破,全力推动“两化”改造,正常生产煤矿机械化率达88.4%、辅助系统智能化率达91%。三是强力去落后产能。省已公告关闭我市煤矿11处(产能153万吨/年),可望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四是成立工作专班,加大指导力度推进煤矿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目前,省已组织对我市煤矿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方案进行会审。五是盘州市响水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发电厂、野马寨电厂热电联产改造、盘南低热值煤电厂、盘州市50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可研报告通过评审,并积极推进后续相关工作;推进17万千瓦装机光伏竞价项目获得国家竞争性配置;红香Ⅰ回220千伏线路增容改造、高峰—六盘水变220千伏新建线路等项目启动建设;全面启动62处煤矿供电电网改造,已完成2处,27处正在实施,33处正在优化“一矿一策”实施方案。
(三)深入贯彻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我市地方电煤中长协签订量1435万吨(未签约100万吨为分配供应市外电厂任务,因运输距离远及价格等问题双方未达成协议),累计供应电煤1030.97万吨,同比下降0.85%,地方供应电煤509.62万吨,同比下降11.64%,完成序时进度66.58%,欠255.77万吨;盘江煤电供应521.35万吨,同比上升12.59%。五大电厂进煤1054.98万吨,同比下降2.90%;耗1005.7万吨,同比下降7.22%;存218.85万吨,同比上升10.73%。预计上半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6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36亿千瓦时。46家企业,16家售电公司参加市场化交易,累计交易电量22.28亿千瓦时,节约电费1.36亿元。
(四)推动传统煤基产业补链强链。一是煤层气(煤矿瓦斯)方面。全市建有瓦斯发电站68座,装机达21.932万千瓦,上半年发电3.79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89亿元;预计抽采瓦斯5.86亿m³,利用率51%。预计煤层气地面抽采415万m³,实现产值830万元。二是氢能源方面。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氢能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氢能源产业发展专家团队。印发《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委托西南化工院启动编制焦炉气氢提纯项目(制氢工厂)可行性研究。
(五)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落实好30万吨以下煤矿安全监管;扎实推进瓦斯攻坚年、煤矿安全生产六个专项整治和瓦斯防治六个专项行动;严执法,强问责,共处罚金2112.48万元,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市内8家集团公司及下属煤矿“开小灶”,坚决防范重大以上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发生煤矿事故1起,死亡2人,同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减少1人。
(六)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4名分管领导分别包片的能源行业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层层部署,压实责任;部门联动,协调处置;认真履职,加强排查”等三项措施,有力有效推进能源行业地灾“防避治”工作落实。目前,全市排查出采煤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235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13548户52340人。按类型分:滑坡124处、崩塌28处、不稳定斜坡6处、地裂缝10处、地面塌陷67处。按危险程度分:一般隐患点209处,受威胁群众11399户40995人;特别危险点26处,受威胁群众2149户11345人。长输油气管道附近隐患17处,其中六六天然气支线管道9处,中缅天然气管道8处。均建立台账,落实防控措施,并逐步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能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煤炭下游市场复工复产推迟、达产率不足等影响,煤炭产品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考虑水电来水、用电消纳等不确定性因素,加之电厂库存煤保持高位运行,地方电煤长协任务履约完成难度大。二是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我市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严重,历史欠账大,安全投入不足,采掘队伍不够稳定,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三是地灾隐患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2020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落实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六保”“六稳”工作措施,全力完成既定各项工作目标。
(一)持之以恒抓好能源安全生产。紧紧围绕《防突细则》,扎实推进瓦斯防治六个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全面推进落实煤矿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扎实推进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盯矿长、总工“两个关键”人员,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能源行业地灾防治工作责任和措施,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二)全力推进产能煤矿释放和“两化”改造。按照年初计划,加大协调服务和指导力度,确保年底前释放产能1000万吨/年以上,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两化”。
(三)狠抓电煤供应和发电。抓好电煤长协履约、奖补资金兑现和存煤任务,积极向上争取发电计划和发电量,进一步提升发电负荷;加大电力直接交易力度,进一步拓宽市场提升发电量。
(四)扎实推进能源项目建设。力争盘南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盘州市响水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发电厂项目核准及年底开工建设;争取野马寨电厂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完成红香Ⅰ回220千伏线路增容改造、高峰—六盘水变220千伏新建线路建设,解决盘县电厂、盘北电厂送出通道受限问题;有序推进2020年煤矿“双回路”供电保障建设工作。
(五)积极推进新型能源化工项目落地落实。一是加快推进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建设,提高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加快氢能产业招商合作,重点推进制氢工厂、氢能公交、分布式能源氢能小镇(柏果)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