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出台《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
煤炭产业是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是全市大力发展“一煤八业”中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煤炭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薄弱环节,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炭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多次专题研究煤炭产业发展问题。同时,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2〕16号)精神,结合实际出台我市细化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二、《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提出了什么发展目标?
从5个方面对2025年、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煤炭产业发展提出目标,其中:
1.煤炭产业结构方面。全市生产煤矿数量控制在120处以内。到2025年,全市生产煤矿平均单井规模力争达到100万吨/年。到2030年,全市生产煤矿平均产能维持在100万吨/年以上,国有企业煤炭产能、产量占比均提高20%以上。
2.煤炭供应能力方面。到2025年,力争全市煤矿产能达到1.2亿吨/年,煤炭产量达到1亿吨。到2030年,力争全市煤矿产能达1.3亿吨/年,煤炭产量达1.2亿吨。在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区、钟山区布局建设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煤炭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
3.智能化水平方面。到2025年,煤矿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65%以上,累计建成智能煤矿20处以上。到2030年,煤矿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90%以上,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40处以上。
4.煤矿综合利用方面。到2025年,瓦斯利用率达到60%,每年瓦斯超限次数控制在100次以内,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省级平均水平以上,矿井水100%达标排放。到2030年,瓦斯利用率达到70%,每年瓦斯超限次数控制在70次以内,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保持在省级平均水平以上。
5.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到2025年,推动48个煤矿完成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申报工作,正常生产煤矿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到2030年,累计推动58个煤矿完成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申报工作,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重大灾害防治和安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较大及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重点对哪些任务进行了明确?
围绕主要发展目标,提出了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实施“六个一批”分类处置、严格煤矿项目准入、破解涉法涉诉难题、强化煤炭人才供给、推进煤矿智能开采、保障矿井供电安全、加强煤矿领域用地供给、加强瓦斯抽采利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11项重点任务,并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重点任务中推进实施“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是实现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路径。
四、《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有哪些支持政策?
1.资源配置方面。一是优化煤炭资源配置,促进矿产资源的合法合规开发利用,鼓励煤矿企业对“夹缝”资源整体开发。二是分期缴纳矿业权出让收益。明确申请扩大矿区范围增加资源配置的煤矿企业,一次性缴纳出让区块成交价(或矿业权出让收益)有困难的,按照《贵州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黔财综〔2018〕1号)执行。三是完善探矿权管理机制。针对个别探矿权长期“圈而不探”“占而不采”等问题,对探矿权提出了保留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需要延长保留期的,延期次数不得超过2次,每次不得超过2年的规定,促使探矿权早日转为采矿权。
2.煤矿审批方面。一是加快推动国家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合理规划省级矿区。二是积极争取省相关部门支持,对拟提升产能至90万吨/年的煤矿,其可采储量不足且周边无煤炭资源可配置的,可适当降低设计服务年限。
3.产能指标方面。根据国家有关产能置换最新政策,提出支持闲置煤炭产能或未达产煤矿适当调减部分产能用于省内其他煤矿提升产能规模。
4.政府支持方面。一是持续改善政府监管环境。加强联合执法,优化监管检查频次,避免重复、简单、无效执法,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处罚效率,改善政府监管环境。二是市级财政预算通过安排工业倍增激励、安全生产、科技等专项资金,多渠道支持煤炭产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对煤炭产能提升、安全生产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五、《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有哪些保障措施?
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调度、激励措施、责任落实、考核问责等5项保障措施,其中:强化组织领导主要是成立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市(特区、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六盘水市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涉法涉诉、人才保障、智能开采、矿井供电、煤矿领域用地保障、瓦斯综合利用等6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能职责,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协调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统筹调度是指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项工作组会议,各专项工作组要及时掌握专项工作组职责范围内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存在的问题等,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强化激励措施主要将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各项任务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煤炭产能利用率、煤炭产量、电煤供应量等作为各市(特区、区)政府推动煤炭产业发展成效的关键评价指标,对成效明显的市(特区、区),在财政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强化责任落实主要强调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按照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强化考核问责坚持鼓励先进与鞭策落后相结合,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及时总结推广、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敷衍塞责的,及时通报问责整改,确保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