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狠抓煤炭生产保障。1—6月完成原煤产量2855.34万吨。
2.电力生产持续增长。1-6月全市电力装机1107.57万千瓦,新增装机6.94万千瓦。累计发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2%。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狠抓煤矿智能机械化升级改造,逐年释放先进产能。截至6月底,全市有69处煤矿使用综采设备123套,规模4850万吨/年,65处煤矿共使用综掘设备139套。2017年以来启动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41处,已建成24处(已经通过省级验收14处,待验收10处)。盘江火铺矿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在全省第一家改造完成通过省级验收。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通过省级验收,成为西南地区四省一市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2.稳步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是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上半年预计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达7.65亿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51%,同比增加8%,利用量3.49亿立方,利用率达45.6%,主要用于瓦斯发电、提纯加工及民用方面。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方面,目前有4家企业在市内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瓦斯治理地面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项目10个,建设煤层气井171口,形成排采井56口,日产气能力约3万立方米。二是推进煤炭资源加工利用。预计上半年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80.6%。煤焦化方面,1—6月,预计生产苯加氢2.2万吨、液化天然气(LNG)3.7万吨。现代煤化工方面,支持水矿集团鑫晟煤化工有限公司实施技术改造,并与四川诺德高科共同组建新公司——贵州水矿诺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4月22日大连市党政代表团到我市考察,并与市政府签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支持六盘水市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是推进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1—6月,预计产生煤矸石301万吨,利用量20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67%,主要用于回填、筑路、发电、建材领域。
3.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认真开展好煤矿欠薪数据的调度,督促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煤矿企业欠薪由2017年底前约8000余万元到春节前的96万元,为历年来支付最好的一年;派驻专人参加信访和矛盾化解纠纷,共调处11批次598人次,追讨农民工工资563万元;全市109个正常生产建设煤矿中65个投入使用煤矿用工实名制管理平台,下半年将督促全市有条件建设煤矿用工实名制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阳光操作。
4.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去产能工作,煤矿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煤矿209处,总规模8507万吨/年。其中:正常生产矿井111处,规模5672万吨/年;停产矿井48处,规模1023万吨/年;试运转矿井2处,规模135万吨/年;正常建设矿井7处,规模465万吨/年;停建矿井41处,规模1212万吨/年。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获实施方案批复保留煤矿136处,批准拟建规模9740万吨/年,平均批复单井拟建规模72万吨/年,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万吨/年(全省批复保留煤矿697处,批复建设规模36347万吨/年,平均52万吨/年)。“十三五”以来,实施关闭煤矿43处,淘汰落后产能1108万吨/年。其中:2018年11处煤矿(产能174万吨/年)将在9月底前完成物理关闭,届时,累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1310万吨/年的84.58%。
5.“十三五”能源规划中期评估情况。根据国家、省关于“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评估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各县(市、特区、区)能源局开展能源规划评估的相关工作,编写了“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报省能源局审查。通过对我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涉及739个项目从实施进度,手续办理、政策影响等方面评估,拟调减项目30个、拟新增项目7个、拟合并项目1个、拟调整到“十四五”实施项目31个。
6.大力推进西南煤炭价格指数的建立和发布工作。4月17日,在贵阳召开了凉都暨盘州焦煤价格指数论证会,经中国煤炭协会专家同意试发布六盘水焦煤价格指数。目前,六盘水焦煤价格指数已试发布2个月,现已基本成熟,拟定于7月13日召开六盘水焦煤价格指数发布会。六盘水焦煤价格指数正式发布后,将为我市煤炭市场价格博弈提供有力支撑。
7.有序推进中长期电煤供应协议签订。省下达我市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任务量2730万吨。截至6月底,根据省能源局核实并上报省政府确认,六盘水市签约2818万吨,完成103.22%。
8. 推进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是加快推进盘县保田鹅毛寨农业光伏电站二期(3万千瓦)、六枝小黄桶农业光伏电站(3万千瓦),已分别于6月27日、6月28日并网发电;二是推进水城县生物质年产13万吨(一期8万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建设,已于6月上旬调试投入生产。三是积极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1—6月建成充电桩95个(快充95个)。
9. 积极开展向上争取支持和招商引资。上半年,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小计3.0217亿元。其中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补贴预拨资金4638万元、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获省资金支持1.2029亿元、电煤供应奖补资金省已预拨资金1.355亿元。省能源局2018年下达我市煤炭行业的投资任务是153亿元。今年1—5月,全市煤炭行业投资累计49.9亿元,已完成省下达任务32.61%。印发《六盘水市2018“煤电+产业”招商工作专题方案》和成立了招商工作专班,每季度到盘北经济开发区开展招商调研工作,召开招商专题会指导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和外出招商工作。全市梳理整理拟招商“煤电+”产业项目9个,其中:已签约项目2个,资金6.7亿元,签订意向合作协议2个。
10.强化行业安全执法监管,巩固行业安全生产基础。一是印发了《关于2018年度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按时召开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分析会,安排部署2018年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月和2018年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三是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和实际工作安排,扎实开展节日和重要会议期间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督查工作,开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安全生产强基固本两年攻坚工作,确保能源行业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四是大力开展油气管道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督促管道企业完成问题整改,确保油气化管道安全运行。
11.认真抓党风廉政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局2018年党建工作方案,并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二是严格按照市委要求,组织副县级以上干部参加轮战驻村工作;强化对党建扶贫点的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三是着力资源优势转化,充分发挥能矿资源开发助力脱贫攻坚。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以煤炭供给侧机构改革为主线,以煤层气开发综合利用为抓手,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加快煤电一体化等产业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本地就业岗位。2018年上半年农村人员在煤矿就业人数为43600人,一线采煤工人月平均工资为6200元左右,带动了农村农户收入水平。四是认真开展光伏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农户及贫困户2622户(农户2227户,贫困户395户):其中六枝特区农户15户;盘县2587户(农户2212户,贫困户375户);钟山区贫困户20户)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工程,总装机容量8026.22千瓦,上年度发电量874.37万千瓦时,测算电费收益657.73万元,有效推动了农户、贫困户增加了收益。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问题导向,抓好党建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强化担当作为抓落实。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抓好不作为慢作为和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工作,提振干部职工精气神和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继续抓好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更多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好党建扶贫点脱贫攻坚有关工作。
(二)做好政策宣贯,指导企业逐步解决资金难题。一是组织开展好对《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意见》等系列政策的宣贯和解读,指导煤矿企业用好用活政策,争取政策最大红利。二是进一步摸底排查全市煤矿技改优质项目,积极向省管辖的金融机构推介,通过“矿权”二次抵押机制和投贷联动机制,积极争取融资支持。三是进一步做好争取省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投贷联动资金及基金支持的指导工作,力争最大化获得支持。
(三)加强指导服务,推进煤矿复工复产和技改建设,尽快释放产能。一是指导具备资金条件的正常生产煤矿,在兼并重组《初步设计》方案比选时,优先考虑改造现有生产系统的方法,尽快增加产能,达到兼并重组建设要求的设计方案,有计划投入技改资金,开展技术改造工作,最大限度节省投资。二是指导完成机械化改造的正常生产煤矿,尽快完善兼并重组建设程序,通过报批《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方法,走建设程序之路,合法提升机械化改造的先进产能。三是加快推进矿井建设,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批复保留的136处煤矿技改建设进度,重点加快推进新华、化乐、恒普煤矿等一批大矿建设进度,在十三五后期逐年释放产能,形成产能增量,其中2018年力争建成煤矿7处,发挥产能300万吨/年。四是推进煤矿复工复产,采取“一矿一策”措施,逐矿摸排全市长期停产停建煤矿情况,加强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力度,力争有条件的煤矿抓住市场机遇,尽快复工复产,其中2018年预计复工复产煤矿7处(规模270万吨/年),截止6月26日,已经复产4处(规模105万吨/年)。
(四)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建设,促进优质产能释放。一是加大对采掘机械化改造煤矿跟踪管理,督促煤矿制定机械化改造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快建设进度,2018年计划完成14处煤矿综合机械化矿井改造(含3处高档普采),改造前产能420万吨/年,预计改造后645万吨/年,提升产能225万吨/年。二是抓住推进智能机械化促进淘汰落后产能的机遇,以智能机械化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煤矿的市场分化,拉大先进工艺与落后工艺的距离,倒逼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升智能机械化矿井单产,提高产能利用率。三是组织煤矿企业做好2018年煤矿智能机械化资金申报工作,加大市、县财政奖补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政策支持。
(五)切实推动煤电联动协调发展。重点抓好长协签订、履约和供应监管,完成2018年2730万吨的电煤供应任务,继续加强全市电煤供应的监控和预警预测工作,实时调度和掌握全市电煤价格的波动,保障煤炭市场稳定、供给稳定。
(六)继续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是重点推进14个续建、9个新建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建设,示范引进美国高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瓦斯浓度>30%)。二是加快推进建设盘江矿区煤层气勘查、保田青山煤层气勘查项目,提交地质储量报告,确定优先开发区。三是充分利用市内电力、钢材、炼焦等产业对煤炭的需求,提高煤炭资源市内就地转化率。四是积极争取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帮助谋划适合产业方向、适宜我市煤质的煤炭深加工项目,做足产业大招商工作。五是鼓励煤矿企业绿色生产,支持山脚树煤矿煤层地下气化项目、攀枝花煤矿充填回采项目等示范项目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煤矸石产生量。
(七)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工作。一是重点推进部分工业园区标准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二是加快水城县生物质年产13万吨(二期5万吨)固体成型燃料续建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三是大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分解的目标任务,加大督查和推进建设力度,积极争取省有关补助政策,鼓励多渠道、多模式合作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特别是“车—桩—网”一体化合作模式,更好地推进桩(站)建设和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运用。
(八)以煤电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煤炭行业升级发展。以建设四个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进行煤炭行业基础改造升级,制定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标准或实施细则,确保在煤炭资源勘探与开发,分级加工、分质利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资源利用率,把煤电基地打造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九)推进“煤电+产业”大招商工作。一是各县(市、特区、区)人民政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申报、项目包装、组团招商”的原则,统一梳理优质煤矿建设、煤层气开发、“煤电+”加工转化、“煤电+”物流、煤机制造(维修)、智能机械化运维、煤矿非标件生产(加工)等项目,纳入招商引资总体计划,开展大招商攻坚工作,助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已报告市人民政府建议到北京、西安等地开展智能机械化产业化招商工作。拜访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商谈智能机械化产业化有关工作,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招商项目,进入招商程序。
(十)夯实行业安全基础,促进能源行业强基固本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落实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好油气化安全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好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继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配合,化解好能源行业矛盾纠纷和债务风险。